泪道冲洗适用于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等泪道疾病诊断或治疗,具体需结合眼部症状及医生评估判断。
1、泪道阻塞:
泪道阻塞可能导致泪液无法正常排出,出现溢泪、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泪道冲洗可帮助诊断阻塞部位,同时冲洗液压力可能疏通轻微阻塞。长期阻塞可能引发慢性泪囊炎,需结合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进行治疗。
2、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内眦部红肿、按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泪道冲洗可清除脓液并注入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膏。反复发作需考虑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激光泪道成形术。
3、术前准备:
眼科手术前需排除泪道感染风险,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内眼手术前常规进行泪道冲洗。发现脓性分泌物需延迟手术,避免术后眼内炎。冲洗后使用氟喹诺酮类滴眼液预防感染。
4、婴幼儿泪囊炎:
新生儿鼻泪管未完全开通可能导致先天性泪囊炎,表现为眼睑黏连、黄色分泌物。保守治疗采用泪囊区按摩配合托百士滴眼液,3-6个月未改善需泪道冲洗或探通术。
5、外伤后评估:
眼睑或颜面部外伤可能损伤泪小管,泪道冲洗可判断断裂位置。冲洗液从伤口溢出需手术吻合泪小管,术后留置硅胶管3-6个月。合并骨折需CT检查是否累及鼻泪管。
日常护理建议每日热敷眼部10分钟促进泪液循环,避免揉眼加重感染。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Omega-3脂肪酸,适量食用胡萝卜、深海鱼类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出现持续溢泪、分泌物带血或视力下降需及时眼科就诊,避免自行冲洗造成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