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可能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便血、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
1、排便异常:
排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早期常见症状,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肿瘤生长可能造成肠腔狭窄,导致粪便变细或呈铅笔状。部分患者出现里急后重感,即排便后仍有便意未排净的感觉。
2、腹部不适:
腹痛腹胀多因肿瘤阻塞肠腔或侵犯周围组织引起,表现为隐痛、绞痛或持续性钝痛。进食后症状可能加重,伴随肠鸣音亢进。肿瘤导致肠梗阻时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
3、出血症状:
便血是大肠癌典型表现,右半结肠癌出血常与粪便混合呈暗红色,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出血多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
4、消耗性症状:
体重下降是肿瘤消耗能量的结果,患者可能在6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伴随食欲减退、早饱感,部分患者出现低热症状。肿瘤释放的炎症因子会加速机体分解代谢。
5、转移症状:
晚期大肠癌转移至肝脏时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转移至肺部引起咳嗽咯血,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肿瘤侵犯膀胱或子宫时可能出现血尿、阴道异常出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日常饮食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苹果等,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消化道症状需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