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结肠癌可通过镇痛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姑息性化疗、姑息性手术等方式进行姑息治疗。晚期结肠癌通常由肿瘤转移、肠梗阻、恶病质、癌性疼痛、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
1、镇痛治疗:
癌性疼痛是晚期结肠癌常见症状,可能与肿瘤侵犯神经、骨转移等因素有关。药物镇痛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非药物镇痛可采用热敷、按摩、音乐疗法等辅助方式。
2、营养支持:
恶病质和肠梗阻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可能与肿瘤消耗、进食困难有关。肠内营养可选择短肽型配方粉、整蛋白型配方粉。肠外营养需补充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有助于改善进食状况。
3、心理疏导:
患者常伴随焦虑抑郁情绪,与疾病预后担忧、身体不适有关。专业心理咨询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家属陪伴、病友交流、宗教信仰等方式能提供心理支持。保持规律作息、适度活动有助于维持心理稳定。
4、姑息性化疗:
对于体力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药物控制肿瘤进展。化疗方案需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目标是延长生存期而非根治。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5、姑息性手术:
出现肠梗阻、出血等并发症时,可考虑肠造瘘术、支架置入术等缓解症状。手术决策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以最小创伤解决最紧迫问题为目标。术后需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晚期结肠癌患者日常需注意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适量活动如散步、呼吸训练,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肿瘤标志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疼痛评分超过4分或出现新发症状需及时就医。姑息治疗团队应包括肿瘤科、疼痛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