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药物管理和症状监测,术后恢复期应避免增加腹压行为。
1、伤口护理:
术后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使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沾水或外力摩擦。如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防止切口感染影响愈合进程。
2、饮食调整:
术后24小时禁食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选择米汤、藕粉、蒸蛋等低渣食物,避免辛辣、坚硬或产气食品。少食多餐减轻胃部压力,餐后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以上。
3、活动限制:
术后1周内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4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但需控制单次活动时间不超过20分钟。
4、药物管理:
按医嘱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减少胃酸分泌,使用铝碳酸镁保护胃黏膜。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5、症状监测:
密切观察有无吞咽困难、反酸加重或胸骨后疼痛,警惕疝复发可能。术后3个月避免做增加腹压的体检动作,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定期胃镜复查评估修补效果。
术后恢复期需长期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推荐鱼肉、豆腐等易消化蛋白来源;6周后可尝试快走、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日常穿着宽松衣物,使用腹带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耐受情况,每年至少一次消化科随访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