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渗出液可通过冷敷收敛、药物湿敷、抗炎药膏、口服药物、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湿疹渗出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微生物感染、免疫异常、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冷敷收敛:使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浸湿纱布,每日冷敷患处2-3次,每次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硼酸具有轻微抗菌作用。冷敷后需用棉签吸干残留液体,避免摩擦刺激皮损。
2、药物湿敷:渗出明显时采用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这两种药物能消炎杀菌,湿敷时保持纱布持续湿润,每次30分钟。严重渗出可配合红光照射促进创面干燥。
3、抗炎药膏:渗出减少后涂抹糖皮质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非激素类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选用。药膏需薄涂于红斑处,每日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4、口服药物:瘙痒剧烈时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严重病例短期服用泼尼松。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适用于顽固性湿疹,需监测肝肾功能。
5、预防感染:渗出液培养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穿纯棉透气衣物。合并真菌感染需联用酮康唑乳膏。
湿疹患者日常应避免热水烫洗,沐浴后立即涂抹保湿霜如凡士林。减少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摄入,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适度进行瑜伽、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但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出汗刺激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