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流水可能由结膜刺激、泪道阻塞、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人工泪液、抗组胺药物、抗生素滴眼液、泪道冲洗、手术等方式治疗。
1、结膜刺激:外界异物或化学物质接触眼球时,泪腺会反射性分泌大量泪液。避免揉眼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佩戴防护镜减少风沙刺激,冷敷可缓解充血症状。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需定期使用人工泪液。
2、泪道阻塞:先天发育异常或慢性炎症导致泪液排泄障碍,常见于中老年群体。表现为持续溢泪伴眼角粘液分泌物,压迫泪囊区可见脓液返流。通过泪道探通术解除阻塞,严重者需实施鼻腔泪囊吻合术。
3、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使泪膜稳定性下降,出现反射性流泪。使用含透明质酸钠的人工泪液,每日热敷睑缘促进油脂分泌,Omega-3脂肪酸补充剂可改善泪液质量。电子屏幕使用者应遵循20-20-20用眼法则。
4、过敏性结膜炎:花粉、尘螨等致敏原引发组胺释放,导致眼痒流泪。需冷藏保存的色甘酸钠滴眼液能稳定肥大细胞,配合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春季高发期佩戴密封护目镜,卧室使用空气净化器。
5、细菌性结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脓性分泌物,晨起时睫毛常被黏连。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日四次点眼,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三天。避免共用毛巾,接触眼部分泌物后需用酒精凝胶消毒。
保持每日摄入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A,进行眼球转动训练改善血液循环。出现视力下降、眼睑肿胀或角膜混浊需立即就诊,持续性流泪超过两周应进行泪道造影检查。游泳时佩戴密封泳镜,隐形眼镜使用者需严格遵循更换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