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癣加重可能由真菌感染扩散、免疫抑制、皮肤屏障破坏、合并细菌感染、治疗不规范等因素引起,严重时需通过抗真菌药物、免疫调节、皮肤修复、抗生素治疗、规范用药等方式干预。
1、真菌扩散:皮肤癣未及时控制可能导致真菌向深层或周边皮肤蔓延,形成环形红斑伴鳞屑。局部可涂抹联苯苄唑乳膏,大面积感染需口服特比萘芬。避免搔抓防止传播。
2、继发感染:皮肤破损后易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脓疱、渗液。需先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头孢克肟或阿奇霉素,同时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3、免疫异常:糖尿病患者或长期用激素者易出现癣菌肉芽肿,皮损呈结节状增生。需控制血糖至7mmol/L以下,必要时短期使用伊曲康唑冲击治疗。
4、皮肤苔藓化:长期搔抓导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形成慢性单纯性苔藓。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配合尿素软膏软化角质。
5、全身症状:罕见情况下真菌入血引起发热、寒战,常见于艾滋病患者。需住院静脉输注两性霉素B,并进行HIV抗体筛查。
皮肤癣患者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每日用硫磺皂清洗患处。饮食避免高糖食品,适量补充维生素A、E促进皮肤修复。运动后及时擦汗,避免共用健身器材。皮损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伴随发热需立即皮肤科就诊,真菌镜检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