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OCT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通过近红外光扫描眼部组织结构,生成高分辨率断层图像,用于诊断青光眼、黄斑病变等疾病。
1、原理:采用低相干干涉测量原理,通过检测反射光信号与参考光的延迟时间差,重建组织微结构。设备分辨率可达5微米,能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厚度变化,对早期病变敏感度高。
2、检查流程:患者下颌固定于托架,注视仪器内固视灯,非接触式扫描约5-10分钟。散瞳后检查可获取更清晰的周边视网膜图像,检查前需停戴隐形眼镜24小时。
3、适应症:主要用于黄斑裂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诊断。对青光眼患者可定量分析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监测病情进展。
4、优势: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性强。相比眼底荧光造影无需注射造影剂,避免过敏风险。三维成像功能可立体显示病灶形态,辅助制定手术方案。
5、报告解读:正常视网膜OCT显示清晰分层结构,异常表现为神经上皮层脱离、椭圆体带断裂等。医生会结合视野检查、眼压测量等综合判断。
日常护眼建议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营养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每20分钟远眺20秒。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需每半年筛查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