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脱出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后出血、肛门坠胀感等症状,可能与静脉曲张、长期便秘、妊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温水坐浴、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肿物脱出:内痔发展到Ⅱ度以上时,痔核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或长期外翻。伴随肛门潮湿瘙痒,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
2、无痛出血:排便时可见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出血量少但反复发作。与痔核表面黏膜破损有关,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地奥司明片、痔疮栓等药物。
3、肛门坠胀:痔核脱出可引发直肠下端压迫感,久蹲后症状加重。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括约肌功能,配合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可减轻不适。
4、黏液分泌:脱出痔核刺激肠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易引发肛周湿疹。便后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减少摩擦。
5、嵌顿坏死:痔核脱出未及时复位可能发生嵌顿,表现为剧烈疼痛、痔核紫黑。需急诊手法复位,严重时需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日常需增加菠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ml。避免搬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贫血表现时需及时就医,排除直肠息肉等器质性疾病可能。规律进行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排便时用力过度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