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畸检查通常在孕18-24周进行,是评估胎儿结构发育的关键筛查手段。需进行大排畸的情况包括高龄妊娠、既往异常妊娠史、超声软指标异常、母体合并症及家族遗传病史。
1、高龄妊娠:孕妇年龄≥35岁时,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显著增加。大排畸可联合无创DNA或羊水穿刺,重点排查心脏、颅脑结构畸形。建议同时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
2、异常妊娠史:既往分娩过畸形儿或发生过胎停育的孕妇,再次妊娠畸形发生率升高3-5倍。需重点检查前次异常部位,建议增加胎儿心脏超声专项检查。
3、超声软指标异常:早孕NT增厚≥3mm、鼻骨缺失等超声标志物异常时,需通过大排畸排查结构性畸形。约30%软指标异常者最终确诊为染色体疾病或器官畸形。
4、母体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心脏畸形风险增加2倍,需重点观察心室流出道;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排查胎儿房室传导阻滞,必要时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
5、家族遗传病史:直系亲属有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等病史时,建议在常规大排畸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检查。部分单基因病需结合基因检测综合判断。
孕妇应保持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或孕妇瑜伽,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饮食需保证每日60g优质蛋白摄入,多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定期进行胎动计数,发现异常胎动或阴道流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