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可通过缬沙坦、贝那普利、黄葵胶囊等药物治疗。蛋白尿通常由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缬沙坦: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能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漏出。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该药可能引起头晕、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2、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扩张出球小动脉减轻肾小球高滤过状态。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使用可延缓病情进展,用药期间需警惕干咳、血管性水肿等副作用。
3、黄葵胶囊:中成药含黄蜀葵花提取物,具有清热利湿作用。适用于慢性肾炎引起的轻度蛋白尿,可配合低盐饮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
4、免疫抑制剂: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膜性肾病可选用他克莫司,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免疫抑制治疗需严格遵循分级诊疗方案。
5、对症支持:严重低蛋白血症需补充人血白蛋白,配合利尿剂减轻水肿。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清除中小分子毒素。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肾脏负担。定期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指标,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g,合并水肿者需控制在3g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