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喉咙有痰可能由呼吸道感染、喂养姿势不当、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环境干燥等原因引起。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是常见原因。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完善,易受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侵袭,表现为喉部痰鸣音伴咳嗽。保持室内通风,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雾化稀释痰液。
平躺喂奶易使乳汁残留咽喉部,形成类似痰液的呼噜声。采用45度斜坡位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可缓解。母乳喂养时注意衔接姿势,避免呛奶。
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导致胃酸反流刺激咽喉。表现为进食后痰鸣加重,可能伴随吐奶。少量多次喂养,餐后保持直立位,严重时需医生评估是否使用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
先天性喉软化症患儿吸气时喉部组织塌陷,产生痰鸣样声音。多在2-3月龄明显,哭闹时加重。多数随生长发育自愈,严重呼吸困难需考虑喉成形术。
空调房或冬季暖气导致鼻腔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形成痰音。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每日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鼻腔。
日常注意观察痰液颜色及伴随症状,白色泡沫痰多为生理性,黄绿色痰提示感染可能。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避免辛辣饮食。若出现呼吸频率>60次/分、三凹征或发热,需立即儿科就诊。新生儿不建议自行拍背排痰,避免采用梨水等偏方,以防呛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