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划痕症可通过避免搔抓、冷敷处理、保湿修复、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皮肤划痕症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机械摩擦会加重皮肤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剪短指甲,夜间佩戴棉质手套,转移注意力减少抓挠冲动。衣物选择纯棉材质,避免化纤织物摩擦刺激。
低温可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瘙痒和红肿。使用冷藏的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冷敷后立即涂抹保湿剂。
神经酰胺、泛醇等成分能修复皮肤屏障。选择无香精的乳霜质地保湿产品,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橄榄油、马齿苋提取物等天然成分具有舒缓作用。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H1受体拮抗剂可阻断过敏反应。适用于伴有明显瘙痒的患者,需连续用药1-2周。用药期间注意嗜睡等副作用。
可能与Th2细胞过度活化有关,严重者可考虑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需监测肝肾功能,疗程不超过3个月。紫外线光疗对部分患者有效。
日常饮食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入,如深海鱼、亚麻籽油。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出汗后及时清洁。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每周清洗水箱。病程超过2个月或出现皮肤感染需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