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尿出血块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局部清洁、口服抗生素、镇痛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尿出血块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结石、免疫力低下、尿路梗阻、性生活频繁等原因引起。
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3000毫升,稀释尿液可减少细菌繁殖。建议选择温水或淡盐水,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排尿频率增加有助于冲刷尿道,每次排尿尽量排空膀胱。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2次,选择pH5.5的弱酸性洗液。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穿着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高温烫洗后可阳光暴晒消毒。
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药物可针对性杀灭致病菌。用药需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药。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含钙镁药物同服影响吸收。
尿路结石可能损伤黏膜导致出血,通常伴随腰部绞痛、排尿中断等症状。超声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大小,5mm以下结石可通过排石颗粒配合跳跃运动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可能导致排尿不畅,易引发反复感染并出现血尿。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评估梗阻程度,轻度患者可用坦索罗辛改善症状,重度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饮食宜选择冬瓜、黄瓜等利尿食物,限制辛辣刺激及高嘌呤饮食。恢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应避免骑行等压迫尿道的运动。出现发热或腰痛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尿检转阴后1周。定期尿常规复查可监测治疗效果,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