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患者可适量食用虾,需注意烹饪方式与个体耐受性。
虾富含优质蛋白质,每100克含16-20克蛋白质,有助于胃黏膜修复。选择清蒸、水煮等低油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或辛辣调味。急性发作期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缓解期可增至80-100克。
虾肉含有锌、硒等微量元素,锌参与胃黏液合成,硒具有抗氧化作用。建议搭配西兰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促进矿物质吸收。避免与浓茶同食,防止鞣酸影响铁质吸收。
虾的脂肪含量仅为0.8-1.2%,远低于红肉。烹饪时去除虾线及头部,减少胆固醇摄入。可制作虾仁豆腐羹等易消化菜品,胃酸过多者避免加入柠檬汁等酸性配料。
部分患者对虾类蛋白质过敏,首次尝试需观察是否有胃痛加剧或皮疹。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建议将虾肉剁碎后加入粥品,降低机械性刺激。出现腹胀应立即停食。
避免与山楂、菠萝等高酸水果同食,防止胃酸分泌过度。优先选择基围虾、对虾等养殖品种,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术后患者需将虾肉制成泥状,与小米粥搭配食用。
胃溃疡患者日常可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护理期间保持餐具高温消毒,避免生熟混用。发作期建议记录饮食日志,监测虾类摄入后的胃部反应,出现持续隐痛或反酸需及时复查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