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的危害可能由感染风险、出血过多、子宫损伤、心理创伤、未来生育影响等因素引起。
引产过程中医疗器械操作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宫腔感染,表现为发热、下腹疼痛、异常分泌物增多。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术后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胎盘剥离不完全或子宫收缩乏力可能导致大出血,血红蛋白短期内下降20g/L以上需紧急处理。静脉注射缩宫素促进宫缩,严重时采用宫腔填塞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止血,术后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机械性扩宫或清宫操作可能造成宫颈裂伤、子宫穿孔,伴随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轻度损伤可通过观察保守治疗,严重穿孔需腹腔镜探查修补,反复手术可能增加宫腔粘连风险。
约30%女性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症状,持续失眠、情绪低落超过两周需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负面情绪,必要时联合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建议加入支持团体获得情感共鸣。
多次引产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继发性不孕或习惯性流产。备孕前建议进行宫腔镜检查评估内膜状态,存在粘连时需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妊娠后需加强黄体支持。
术后一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每日温水清洗外阴两次,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增加红枣、猪肝等含铁食物预防贫血,六周内禁止性生活。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超过38℃需立即返院复查,常规建议术后三个月进行超声评估子宫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