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上小肉粒可通过局部热敷、外用药物、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去除。可能由睑腺炎、睑板腺囊肿、汗管瘤、皮脂腺增生、寻常疣等因素引起。
1、热敷消肿:
早期睑腺炎或睑板腺囊肿形成的小肉粒,可用40℃左右温水浸湿纱布每日热敷3次,每次1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配合轻柔按摩有助于腺体分泌物排出,避免发展为硬结。
2、药物点涂:
细菌感染引起的麦粒肿可外用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病毒性疣体可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或干扰素凝胶。药物需避开眼睑边缘,每日涂抹2次直至病灶消退。
3、激光汽化:
汗管瘤或皮脂腺增生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精准汽化。激光能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而不损伤周围皮肤,术后创面3-5天结痂脱落。治疗时需保护眼球,术后避免揉眼及接触水。
4、液氮冷冻:
寻常疣或小型睑板腺囊肿适用零下196℃液氮冷冻。通过低温使细胞结晶坏死,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7-10天痂皮脱落。需避免继发感染,顽固病灶需重复治疗2-3次。
5、手术摘除:
直径超过3mm的顽固病灶需行切除术,包括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汗管瘤切除术等。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完整去除囊壁防止复发。术后需加压包扎24小时,拆线前保持伤口干燥。
日常需注意眼部清洁,避免使用油腻护肤品。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发现肉粒增大、出血或影响视力时需及时就医,禁止自行挑破或挤压病灶。术后恢复期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