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前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恶心、冷汗、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意识模糊等九大征兆,需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脑卒中等急症相关,早期识别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1、胸痛:
突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是猝死前最常见征兆,常向左肩背部放射。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疾病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疼痛可持续15分钟以上,伴有濒死感。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暂时缓解心绞痛,但无法阻断心肌梗死进展。
2、呼吸困难:
急性肺栓塞、急性左心衰等疾病会引起突发窒息感,患者出现端坐呼吸、口唇发绀。肺动脉主干栓塞时血氧饱和度可骤降至80%以下,双肺听诊可闻及湿啰音。保持半卧位、吸氧能改善通气,但需紧急溶栓治疗。
3、心悸: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跳达200次/分以上,伴有脉搏细弱。患者自觉心脏撞击胸壁,心电图显示QRS波增宽。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控制发作。
4、头晕:
脑干缺血引发的眩晕多伴随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血压骤降时会出现眼前发黑。后循环缺血患者可能出现饮水呛咳、复视等脑神经症状,头部CT排除出血后需扩容升压治疗。
5、恶心冷汗:
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伴随血压下降至90/60mmHg以下时,提示心源性休克可能。阿托品可对抗迷走效应,多巴胺能维持器官灌注。
6、视物模糊:
视网膜动脉栓塞会引起无痛性视力骤降,眼底检查可见樱桃红斑。高血压危象导致的视乳头水肿可致视野缺损,需静脉注射硝普钠控制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
7、肢体麻木:
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单侧肢体无力时,NIHSS评分超过4分需溶栓治疗。主动脉夹层影响脊髓供血时,会出现截瘫伴大小便失禁,CTA检查能明确破口位置。
8、意识模糊:
血糖低于2.8mmol/L或高于33.3mmol/L均可致意识障碍。癫痫大发作后意识朦胧状态超过30分钟,需排除缺血缺氧性脑病。格拉斯哥评分≤8分者需气管插管保护气道。
9、濒死感: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描述"胸口压大石"的恐惧感,伴烦躁不安。应激性心肌病会出现心尖球形改变,超声心动图显示室壁运动异常。吗啡镇痛同时需监测呼吸抑制。
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可降低心血管风险。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晨起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出现上述任一征兆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救护车到达前保持患者平卧位,解开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禁止喂食喂水。心肺复苏时按压深度需达5-6厘米,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30。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前需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脉搏,电极片分别贴于右锁骨下和左乳头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