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过敏性鼻炎是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5-04-08 07:25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可能由遗传易感性、环境过敏原暴露、免疫调节失衡、鼻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过敏史是重要风险因素,父母患过敏性疾病时子女发病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常伴有其他过敏表现如湿疹或哮喘,治疗需注重环境控制联合药物干预。

2、过敏原触发:

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通过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引发症状。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出现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规避过敏原是最基础的治疗措施。

3、免疫异常:

Th2细胞优势应答导致IL-4、IL-5等细胞因子过度分泌,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这种情况可能伴随结膜充血或气道高反应性,需采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配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

4、黏膜损伤:

鼻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使过敏原更易穿透,可能与反复炎症刺激或空气污染有关。患者常见鼻甲苍白水肿,局部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可修复黏膜屏障。

5、神经敏化:

感觉神经末梢P物质释放增加导致非特异性刺激反应,表现为对冷空气、异味等刺激敏感性增高。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

日常建议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周用60℃热水清洗寝具;春季花粉季外出佩戴防花粉口罩,归家后及时冲洗鼻腔;饮食可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油摄入;规律进行游泳、瑜伽等运动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夜间憋醒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及肺功能评估。

上一篇:白色糠疹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正清风痛宁片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