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正常范围通常在5-15毫米之间,绝经后女性应小于5毫米。
月经周期第6-14天为增殖期,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影响逐渐增厚,从月经结束时的1-2毫米增长至5-7毫米。此阶段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影响激素分泌。
排卵后进入分泌期,孕激素作用下内膜继续增厚至7-14毫米,腺体扩张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可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深海鱼油促进内膜健康。
未受孕时黄体萎缩,内膜功能层脱落形成月经,此时超声检查可见内膜变薄至1-4毫米。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腹部保暖。
长期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或雌激素过量可能导致内膜超过15毫米,通常伴随月经紊乱、异常出血等症状。临床常用黄体酮、地屈孕酮等药物调节。
绝经后女性正常内膜应≤5毫米,若超过此值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建议每年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异常增厚时可考虑诊刮术或宫腔镜检查。
维持正常子宫内膜厚度需平衡膳食,多摄入豆制品、坚果等天然雌激素食物,配合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避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出现月经量突增或绝经后出血应及时就医。定期妇科检查能有效监测内膜变化,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1-2年进行宫腔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