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化疗后可通过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调理、营养支持等方式提高治愈率。结肠癌预后与分期、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晚期患者通常表现为便血、肠梗阻、体重下降等症状。
根治性手术是早期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对于局部进展期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等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手术需结合术中快速病理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针对RAS野生型患者可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BRAF V600E突变者适用维莫非尼联合伊立替康。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能抑制肿瘤微环境血供,需监测高血压和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具有指导价值。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患者对帕博利珠单抗响应率超过50%,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可用于dMMR型晚期结肠癌的二线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警惕结肠炎和垂体炎,治疗前应进行TMB和PD-L1检测。
化疗期间可用黄芪注射液减轻骨髓抑制,康莱特胶囊改善癌性疲劳。辨证施治中气阴两虚型选用生脉饮加减,脾虚湿困型采用参苓白术散。针灸足三里穴能缓解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
每日需保证1.2-1.5g/kg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三文鱼、鸡蛋清等优质蛋白。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可改善术后吸收障碍,ω-3脂肪酸能降低化疗相关性肝损伤。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应每周评估一次。
结肠癌患者化疗后需坚持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每日补充维生素D 800IU。有氧运动建议采用每周150分钟的快走或游泳,阻力训练可选用弹力带锻炼。定期复查CEA和腹部CT,造口护理需使用防漏膏和皮肤保护膜。心理干预推荐正念减压疗法,睡眠障碍者可尝试褪黑素调节昼夜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