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可能引起间隙感染,通常由口腔卫生不良、操作损伤、免疫力低下、解剖结构异常、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间隙感染可通过口腔清洁、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对症支持、原发病控制等方式处理。
术前牙菌斑堆积或术后清洁不到位易导致细菌滋生。建议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每日漱口三次,配合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术区周围牙齿,避免食物残渣滞留。
拔牙过程中器械可能损伤邻近软组织或骨膜,形成细菌入侵通道。术后24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观察是否出现跳痛或发热症状。
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继发感染。监测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泼尼松等药物用量。
阻生智齿拔除时可能突破上颌窦或下颌神经管屏障。感染可能与厌氧菌定植有关,通常表现为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经验性使用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覆盖常见病原体。
血液病或放化疗患者可能出现严重感染。感染可能与粒细胞缺乏有关,通常表现为高热、脓性分泌物。需进行脓液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必要时行颌面部CT评估感染范围。
术后选择温凉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蒸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颈部轻柔旋转运动促进淋巴回流,睡眠时垫高头部减轻组织水肿。保持每日两次盐水漱口直至创面愈合,若出现持续疼痛或38.5℃以上发热需及时复诊。观察创面有无灰白色假膜覆盖等异常情况,避免用舌头频繁触碰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