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吐胆汁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胃排空延迟、饮食不当、妊娠剧吐、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静脉补液、服用维生素B6、使用止吐药等方式缓解。
妊娠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呕吐中枢,孕激素增加导致胃肠蠕动减弱,胃酸与胆汁混合后反流至食管。建议少量多餐,避免空腹,餐后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
孕激素松弛平滑肌使胃排空延迟,食物滞留引发恶心呕吐,严重时胃内容物排空后胆汁被呕出。每日分6-8次进食,选择苏打饼干、米粥等易消化食物,睡前3小时禁食。
高脂饮食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油腻食物加重胆汁分泌,空腹时胆汁直接刺激胃黏膜。烹饪采用蒸煮方式,避免油炸食品,可尝试生姜茶、柠檬水缓解症状。
可能与胎盘激素异常升高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每日呕吐超过3次、尿酮体阳性。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静脉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C,严重时使用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物。
既往有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妊娠期症状加剧,呕吐物含黄绿色胆汁伴上腹灼痛。需排除胆囊疾病,铝碳酸镁可吸附胆汁酸,硫糖铝保护胃黏膜,必要时行胃镜检查。
孕吐期间保持每日饮水1500ml,选择苹果、香蕉等含钾食物,呕吐后漱口避免牙齿腐蚀。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胃肠蠕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若出现体重下降超过5%、持续24小时无法进食、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超声检查排除葡萄胎等病理妊娠。妊娠剧吐患者可尝试腕部内关穴按压,必要时住院进行肠外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