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虚可通过当归、熟地黄、白芍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长期熬夜、过度用眼、慢性失血、脾胃虚弱、久病耗损等原因引起。
当归性温味甘,归肝经,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能改善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等肝血虚症状。临床常与黄芪配伍使用,增强补气生血作用。日常可搭配红枣、枸杞炖汤食用。
熟地黄为滋肝肾阴血要药,适用于月经量少、爪甲干枯等精血不足证。现代研究证实其含梓醇等成分可促进造血功能。建议与山药、山茱萸同用以增强补益效果。
白芍酸甘化阴,能柔肝止痛,针对胁肋隐痛、肢体麻木等血虚肝旺症状效果显著。药理研究显示其芍药苷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可配合甘草制成芍药甘草汤服用。
肝血虚可能与长期食欲不振、慢性腹泻等脾胃虚弱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消化不良、四肢乏力等症状。建议食用小米粥、南瓜等健脾食物,必要时服用参苓白术散。
久病耗损可能导致肝血不足,常伴随心悸失眠、视力减退等症状。需控制原发病进展,适当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食物摄入,配合四物汤基础方调理。
肝血虚患者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夜间11点后入睡。饮食多选择黑芝麻、桑葚等补血食材,每周进行3次八段锦等柔缓运动。出现持续头晕、月经紊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