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呼吸困难可能由生理性缺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呼吸道疾病、心脏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吸氧、补铁治疗、血压控制、抗感染治疗、心功能评估等方式干预。胎儿缺氧风险与母亲血氧饱和度直接相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压迫膈肌,肺活量减少20%-30%,可能出现代偿性呼吸急促。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压迫,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室内保持通风换气。血氧饱和度低于95%时需医疗干预。
缺铁性贫血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孕妇血红蛋白<110g/L可能引发组织缺氧。可通过摄入牛肉、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改善,必要时服用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等补铁剂。伴随头晕、乏力症状需监测胎儿胎心。
子痫前期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影响胎盘灌注,可能出现血压≥140/90mmHg伴蛋白尿。需限制钠盐摄入,口服拉贝洛尔、硝苯地平控制血压,严重者需硫酸镁解痉治疗。胎儿生长受限或胎动减少提示缺氧可能。
哮喘急性发作或肺炎感染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喘息、咳痰等症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缓解支气管痉挛,细菌性肺炎需使用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持续低氧血症可能引发胎儿心动过缓。
围产期心肌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输出量不足,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进行心脏超声评估,限制液体摄入量,必要时使用地高辛、呋塞米改善心功能。胎儿脐动脉血流异常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孕妇每日应保证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饮食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监测胎动每日3次,每次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出现口唇发绀、持续胸闷或胎动骤减50%以上时,需立即急诊处理并持续胎心监护。妊娠28周后建议每周进行脐血流多普勒检测,当脐动脉S/D比值>3.0或出现舒张期血流缺失时,提示胎儿宫内缺氧风险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