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与外痔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生部位、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
内痔发生于直肠黏膜下静脉丛,被直肠黏膜覆盖;外痔则位于肛管皮下静脉丛,表面为肛管皮肤。齿状线是区分两者的解剖标志,内痔通常不可见,外痔可直接观察到。
内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和脱出,出血呈鲜红色;外痔常伴肛门疼痛、瘙痒及异物感,血栓性外痔会出现剧烈疼痛。内痔脱出需手动复位,外痔形成的皮赘持续存在。
内痔需通过肛门镜观察,可见黏膜充血糜烂;外痔通过视诊即可发现,表现为肛周皮肤隆起。直肠指检可触及内痔柔软团块,外痔触诊有压痛或硬结。
内痔早期采用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饮用足量水分和药物地奥司明、痔疮栓、复方角菜酸酯;外痔以局部用药氢化可的松软膏、利多卡因凝胶和坐浴为主。严重内痔可行硬化剂注射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痔需血栓剥离或切除术。
内痔长期脱出可能导致嵌顿坏死;外痔易形成血栓或感染。内痔出血可能引起贫血,外痔皮赘影响肛周清洁。两者均可能并发肛裂或肛周脓肿。
日常需保持每日30克膳食纤维摄入,推荐燕麦、火龙果、奇亚籽;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便后使用温水清洗,发作期可每日两次温水坐浴。症状持续加重或出血量大时需及时就医,排除直肠息肉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