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扭转是指胎儿脐带沿纵轴发生的螺旋状旋转,生理性扭转在6-11周属正常现象,过度扭转可能影响胎儿血氧供应。
1、生理现象:正常脐带存在40-60度的自然扭转,由脐血管长度差异及胎儿活动形成,无需干预。超声检查显示螺旋指数<0.3时属于安全范围,孕妇需保持左侧卧位改善胎盘灌注。
2、病理改变:扭转周数超过11周可能发展为脐带过度扭转,与脐带过长、羊水过多有关。表现为胎动异常或胎心率减速,需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多普勒确诊,建议住院监测。
3、高危因素:孕妇糖尿病或高血压可能加速脐带胶原蛋白变性,增加扭转风险。每日胎动计数少于10次或胎心基线变异消失时,需紧急处理。
4、诊断标准:螺旋指数>0.7提示过度扭转,需结合脐动脉S/D比值评估。临床采用生物物理评分系统,分数≤4分需考虑终止妊娠。
5、处理原则:急性缺氧时采取母体吸氧、静脉补液等措施,慢性病例行期待疗法。孕34周后出现严重血流异常可择期剖宫产,术前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孕妇应每日记录胎动变化,避免长时间仰卧位,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鳄梨。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可改善子宫血流,出现胎动减少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