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可通过麦氏点、兰氏点、苏氏点三个典型压痛点辅助诊断。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兰氏点在左右髂前上棘连线右1/3处,苏氏点定位于脐与右耻骨结节连线外1/3位置。
1、麦氏点:该压痛点是临床最常用的阑尾炎定位标志,患者仰卧位时按压此处出现固定性疼痛提示炎症可能。疼痛常伴随反跳痛和肌紧张,需结合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居家观察期间可采用屈膝侧卧体位缓解疼痛。
2、兰氏点:作为辅助诊断点,其压痛强度与阑尾解剖位置变异相关。当阑尾呈盆腔位或盲肠后位时,此处压痛更为显著。检查时应采用逐层深压法,避免暴力操作。疼痛可能向右腹股沟区放射,需与泌尿系统结石鉴别。
3、苏氏点:该压痛点对妊娠期阑尾炎诊断有特殊价值。随着子宫增大,阑尾位置发生位移,传统麦氏点压痛可能不典型。此处触及包块需警惕阑尾脓肿形成,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或里急后重感。孕妇检查时应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压迫。
日常护理需保持低渣饮食如米汤、蒸蛋,避免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疼痛发作期可尝试热敷右下腹,温度控制在40℃以下。若出现持续发热、呕吐或疼痛扩散,应立即禁食并就医。术后恢复期建议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