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湿疹流水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局部药物涂抹、口服抗组胺药物、避免刺激因素、控制过敏原等方式治疗。外耳道湿疹通常由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微生物感染、接触刺激性物质、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外耳道湿疹患者需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游泳后及时用棉签吸干耳廓水分,但避免深入耳道擦拭。夜间睡眠时可抬高患侧头部,促进液体引流。潮湿环境会加重湿疹渗出,建议每日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部20厘米吹干1-2次。
2、局部用药:急性渗液期使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每日3次每次10分钟。渗液减少后改用氢化可的松软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涂抹,激素药膏每日薄涂1次,抗生素药膏每日2次。顽固性湿疹可短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涂抹后需避免阳光直射。
3、口服药物:氯雷他定每日10mg可缓解瘙痒症状,西替利嗪对夜间瘙痒更有效。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泼尼松每日20mg,连用5-7天。合并感染者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阿莫西林或头孢呋辛,疗程7-10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4、避免刺激:禁用挖耳勺等硬物掏耳,减少耳机使用频率。避免接触染发剂、洗发水等化学制剂,洗发时建议用凡士林棉球堵塞外耳道。冬季注意耳部保暖,冷风刺激可能加重症状。新购眼镜架需确认材质不含镍等致敏金属。
5、控制过敏:尘螨过敏者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寝具。花粉季节外出佩戴防护耳罩,回家后及时冲洗外耳。食物过敏患者需忌食海鲜、坚果等常见致敏食物。建议进行血清IgE检测明确过敏原,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外耳道湿疹患者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摩擦,饮食上增加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和Omega-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摄入有助于皮肤修复。适度进行瑜伽等舒缓运动可降低应激反应,但需避免大汗淋漓加重瘙痒。病程超过2周或出现耳痛、听力下降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真菌性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