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生物制剂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恶性肿瘤、药物诱发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肌肉无力、关节疼痛、吞咽困难、肺部病变等症状。
1、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皮肌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常用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早期大剂量冲击可快速控制炎症,后期需缓慢减量以防复发。激素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血压及骨密度。
2、免疫抑制:对于激素疗效不佳者,可联合使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每周小剂量给药可减少皮肤和肌肉症状,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3、免疫球蛋白:重症患者可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通过中和自身抗体改善肌力。每月1次连续3-6个月的治疗能显著降低肌酸激酶水平。
4、血浆置换:针对伴有抗合成酶抗体阳性的急进型病例,通过分离清除血浆中的异常抗体缓解症状。通常需配合免疫抑制剂防止抗体反弹。
5、靶向治疗:托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可用于难治性病例。托珠单抗通过阻断IL-6受体改善炎症,利妥昔单抗则靶向清除B淋巴细胞。
日常需避免日光暴晒,外出使用SPF50+防晒霜。急性期卧床休息时每2小时翻身防压疮,恢复期进行水中漫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羹、蒸蛋,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定期监测肺功能与肿瘤标志物,合并间质性肺炎需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