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PICC置管后发生血栓处理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09 09:06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PICC置管后血栓可通过抬高患肢、抗凝治疗、机械取栓、导管调整、预防护理等方式处理。血栓形成通常与导管材质刺激、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高凝状态、置管技术等因素有关。

1、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20-30厘米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疼痛。避免患侧肢体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睡眠时用软枕垫高手臂。每日观察肢体周径变化,测量并记录双侧臂围差值。

2、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药物可抑制血栓扩展。治疗期间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抗凝疗程通常持续3-6个月,需定期复查血管超声。

3、机械取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或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适用于大范围血栓。手术需在介入科进行,通过鞘管将溶栓导管置入血栓部位,配合尿激酶局部灌注。术后需持续抗凝防止再栓塞。

4、导管调整:超声检查确认导管尖端位置,异常时需重新调整至上腔静脉中下1/3处。合并严重血栓需拔除导管,拔管前需充分抗凝。新置管建议选择对侧血管,避开原血栓部位。

5、预防护理:置管后每日测量臂围,观察有无疼痛肿胀。避免在置管侧测血压或抽血,输液时注意冲封管操作规范。高风险患者可预防性使用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血栓急性期需绝对卧床,患肢制动避免栓子脱落。恢复期逐步进行握拳、腕部旋转等康复训练,促进侧支循环建立。饮食低脂高纤维,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戒烟限酒,控制血糖血脂,定期复查D-二聚体及血管超声。

上一篇:缓解发烧头疼的方法 下一篇:高压86低压66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