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指新生儿期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性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等。该病起病急骤,病死率高,需紧急医疗干预。
1、感染途径: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产道感染或出生后呼吸道、脐部等途径侵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胎膜早破者风险更高,需立即进行脑脊液检查及血培养确诊。
2、典型症状:患儿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拒奶、嗜睡、尖叫、前囟饱满。严重者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呼吸暂停,需在NICU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抗惊厥治疗。
3、诊断方法: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蛋白增高、糖降低;血培养阳性可明确病原体。头部超声或MRI有助于评估脑室炎、脑积水等并发症。
4、抗生素治疗:经验性选用头孢曲松联合氨苄西林,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疗程需持续至脑脊液正常后2周,重症需联合万古霉素或美罗培南。
5、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颅内压;惊厥者使用苯巴比妥;硬膜下积液需穿刺引流。恢复期需随访听力、视力及神经系统发育。
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力,母亲需保持乳头清洁。日常注意手卫生消毒,避免探视者交叉感染。出院后定期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现运动障碍或认知迟缓需早期康复训练。保持环境温度恒定,避免剧烈摇晃婴儿,穿戴适度避免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