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恶心可通过甲氧氯普胺、倍他司汀、地芬尼多等药物缓解。该症状可能与内耳疾病、偏头痛、低血糖、贫血、脑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1、甲氧氯普胺:作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该药物能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症状。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化疗后呕吐等情况,对伴随胃部不适的头晕效果显著。
2、倍他司汀: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膜迷路积水,对梅尼埃病引起的眩晕效果明确。可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缓解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需注意可能引起轻度胃肠道反应。
3、地芬尼多:通过调节前庭系统功能,阻断前庭神经冲动传导,适用于晕动病及各种外周性眩晕。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等抗胆碱能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4、氟桂利嗪: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脑血管,改善前庭器官微循环,对偏头痛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有效。需警惕锥体外系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震颤等不良反应。
5、异丙嗪:兼具抗组胺和镇静作用,通过抑制前庭神经核活动缓解眩晕。对晕动病、术后呕吐效果良好,但可能引起嗜睡,驾驶员应避免使用。
日常可补充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菠菜,适量食用坚果补充维生素B族。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剧烈头痛、肢体麻木时需急诊排除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