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骨骼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可通过高钙食物、优质蛋白、维生素D、矿物质及抗炎饮食促进恢复。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病理性骨折或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高钙食物:牛奶、奶酪、豆腐等富含钙质,是骨骼修复的基础材料。钙离子参与成骨细胞活化,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mg,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深绿色蔬菜或钙强化食品。
2、优质蛋白:鸡蛋、鱼肉、鸡胸肉提供胶原蛋白合成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占骨基质30%,三文鱼还含有促进钙吸收的ω-3脂肪酸,每日建议摄入1.2-1.5g/kg体重。
3、维生素D:香菇、蛋黄、海鱼帮助钙质沉积。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痂形成延迟,阳光照射可促进皮肤合成,冬季可补充400-800IU制剂。
4、矿物质组合:坚果、全谷物、贝类富含镁锌铜等微量元素。镁元素激活碱性磷酸酶,锌参与骨基质矿化,巴西坚果每日2-3颗即可满足硒需求。
5、抗炎饮食:蓝莓、西兰花、姜黄抑制炎症因子。骨折初期局部前列腺素升高,类黄酮和姜黄素能减轻肿胀,避免高糖饮食加重炎症反应。
康复期需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进行握力球训练等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骨质疏松患者需同步进行抗骨松治疗。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成骨细胞活性,控制咖啡因摄入不超过300m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