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痂下化脓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软膏外用、脓液引流、口服抗生素、外科清创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细菌感染、伤口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糖尿病、异物残留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每日2-3次。避免酒精刺激伤口,消毒后保持干燥,覆盖无菌纱布。持续3-5天未改善需就医。
2、抗生素软膏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涂抹前需清除脓液,薄涂覆盖创面,疗程不超过7天。
3、脓液引流:对于明显波动感的脓肿,需用无菌针头刺破边缘引流。操作前需酒精消毒皮肤,引流后加压包扎。禁止挤压中央结痂部位,避免感染扩散。
4、口服抗生素: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林霉素适用于伴红肿热痛者。需完成5-7天疗程,糖尿病患者需联用降糖药控制血糖。用药期间禁酒并观察过敏反应。
5、外科清创:全层皮肤化脓需门诊行锐器清创术或超声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后留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深部脓肿需配合伤口负压治疗。
日常护理需保持创面透气,避免游泳或剧烈运动。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愈合,如鸡蛋、鱼肉、豆制品。血糖异常者需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下肢伤口抬高减轻水肿。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脓液恶臭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