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检查中的S、C、A分别代表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轴位,用于全面评估屈光状态。球镜度数S反映近视或远视程度,柱镜度数C表示散光强度,轴位A描述散光方向。
1、球镜度数:负值表示近视,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正值代表远视,焦点位于视网膜后。近视可通过角膜塑形镜、多焦点眼镜或增加户外活动改善;远视需佩戴凸透镜,儿童高度远视可能伴随弱视需早期干预。
2、柱镜度数:数值大小体现散光严重程度,常与角膜不规则形态有关。规则散光可用柱面镜矫正,角膜地形图异常者需考虑硬性角膜接触镜,圆锥角膜患者需进行胶原交联术。
3、轴位方向:以0-180度标记散光子午线位置,与角膜最大曲率方向一致。逆规散光轴位180±30度比顺规散光轴位90±30度更易导致视疲劳,需精确验光避免镜片旋转误差。
4、联合分析:高度近视合并散光需选择非球面镜片减少像差,远视散光患者阅读时易出现视物变形,可考虑渐进多焦点镜片。角膜激光手术需同时评估S/C/A三项参数设计切削方案。
5、动态监测:青少年每半年复查S值变化超过0.5D需警惕近视进展,成年人散光轴位改变可能提示圆锥角膜,50岁以上出现远视化改变需排查老花眼。
建立包含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20-20-20用眼法则、叶黄素补充的护眼方案,定期进行电脑验光联合眼底检查,高度屈光不正者建议每季度监测眼轴长度。散光患者夜间驾驶应选择防眩光镜片,近视进展期可考虑0.01%阿托品滴眼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