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早期难以察觉主要与肝脏代偿功能强大、症状隐匿性强有关。该病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损伤、脂肪肝、胆汁淤积、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乏力、腹胀、蜘蛛痣、黄疸、腹水等症状。
1、代偿功能强:健康肝脏仅需30%功能即可维持生理需求,早期肝细胞损伤时剩余细胞会代偿性增生,患者可能数年无不适。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避免过度劳累。
2、症状非特异性:早期表现如食欲减退、消瘦易被误认为胃炎或亚健康。可能与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肠淤血有关,伴随肝掌、牙龈出血。需结合血清白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综合评估。
3、病程渐进性: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常需5-10年,患者逐渐适应轻微不适。酒精性肝病者可能出现脂肪肝-肝炎-纤维化的隐匿进展。戒酒并补充维生素B族可延缓进程。
4、检查手段局限:常规体检难以发现早期纤维化,肝穿刺活检才是金标准。非侵入性检查如FibroScan检测值>7.5kPa提示肝硬化可能,需结合APRI评分系统判断。
5、并发症未显现:食管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典型表现多出现在失代偿期。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可能先出现皮肤瘙痒,原发性肝癌常通过甲胎蛋白筛查发现。
日常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1.2-1.5g/kg体重,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坚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腌制食品和高糖饮食,补充锌、硒等微量元素;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腹水蓄积;严格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或乳果糖,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