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包疮患者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等方式治疗。脓包疮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与皮肤屏障受损、卫生条件差、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相关。
1、皮肤清洁:每日用温和肥皂清洗患处及周围皮肤,减少细菌滋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轻拍干燥,防止摩擦导致皮损扩散。芒果等水果需去皮后食用,避免果汁接触创面。
2、饮食调整:芒果富含维生素C但含少量致敏成分,无过敏史者可适量食用。高糖水果可能影响免疫力,建议选择苹果、梨等低糖水果。保证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创面修复,可食用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
3、局部处理:小范围脓疱可用碘伏消毒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较大脓疱需由医生无菌操作引流,配合生理盐水湿敷。保持敷料干燥,每日更换1-2次。
4、药物干预:广泛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克林霉素。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提示感染加重,可能需静脉输注抗生素。用药期间忌酒,注意观察过敏反应。
5、预防传播:患者毛巾衣物需煮沸消毒,不与家人混用洗浴用品。儿童患者应隔离至结痂脱落,避免抓挠后接触其他儿童。恢复期加强洗手,尤其饭前便后需用抗菌洗手液。
脓包疮恢复期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锌元素促进伤口愈合,可选择牡蛎、瘦肉等食材。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刺激皮肤,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恢复后需继续观察1周,新发红斑或脓疱需及时复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高血糖环境易致感染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