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成熟出脓通常需要3-7天,具体时间与个体免疫状态、护理方式有关。早期可通过热敷、外用药物促进化脓,若伴随发热或扩散需及时就医。
1、红肿期:初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硬结,触痛明显。此阶段需避免挤压,每日用碘伏消毒2-3次,外敷鱼石脂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促进局限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透气棉质衣物减少摩擦。
2、化脓期:3-5天后中央出现黄白色脓头,疼痛加剧。可用无菌针头刺破排脓,操作前需酒精消毒。排脓后覆盖无菌纱布,继续外用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化脓期禁止自行大力挤压,以免感染扩散。
3、破溃期:脓液自行破溃后,创面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残留脓栓可用无菌镊子夹出,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促进愈合。此阶段可能出现少量渗血,需每日更换敷料直至结痂。
4、恢复期:脓液排净后2-3天开始结痂,周围红肿逐渐消退。保持痂皮自然脱落,局部涂抹维生素E乳膏减少疤痕。恢复期仍要避免抓挠,防止二次感染。
5、复杂情况: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延长至10天以上,伴随淋巴结肿大需口服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形成痈或反复发作需外科切开引流,并进行脓液培养指导用药。
日常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修复,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暂停剧烈运动防止出汗感染。观察期间出现发热、红肿扩散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