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部脊柱两侧的竖脊肌、腰方肌等深层肌肉群,可能由长期姿势不良、急性扭伤未愈、肌肉代偿性劳损、腰椎退行性病变、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
1、竖脊肌疼痛:脊柱旁纵行肌肉群是维持直立姿势的核心肌群,过度负荷会导致肌纤维微损伤。疼痛表现为脊柱两侧持续性酸胀,弯腰时加重,热敷和低频电刺激可缓解肌肉痉挛。
2、腰方肌劳损:位于肋骨与骨盆之间的深层肌肉易因单侧受力不均出现劳损。典型症状为腰部外侧深部钝痛,旋转躯干时诱发刺痛,可通过悬吊训练改善肌肉协调性。
3、胸腰筋膜炎症:包裹肌肉的结缔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时,疼痛范围较弥散。晨起时僵硬感明显,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加重,冲击波治疗能促进筋膜修复。
4、腰椎小关节紊乱:椎间关节错位会反射性引起周围肌肉保护性收缩。疼痛向臀部放射,改变体位时有弹响感,需通过整脊手法复位关节位置。
5、椎间盘源性牵涉痛:退变椎间盘刺激窦椎神经会导致肌肉代偿性紧张。疼痛在久坐后加剧并伴有下肢麻木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减轻椎间盘压力。
日常应避免久坐超过90分钟,每间隔1小时进行猫式伸展或臀桥练习。游泳和普拉提能增强腰背肌耐力,疼痛急性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慢性期建议采用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的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