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慢性胃炎可通过铝碳酸镁、瑞巴派特、替普瑞酮等药物治疗,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酒精刺激、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能减少胃酸分泌,缓解黏膜损伤。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适用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烧心症状。这类药物需在早餐前空腹服用以增强疗效。
2、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并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瑞巴派特能促进前列腺素合成。餐后嚼服铝碳酸镁可缓解上腹隐痛,持续用药4-8周有助于黏膜修复。
3、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与莫沙必利能加速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刺激。适用于伴随腹胀、嗳气的患者,建议餐前15-30分钟服用以优化药效。
4、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标准四联疗法包含铋剂、两种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的治疗方案需持续14天,根除率可达85%以上。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5、中成药调理:荆花胃康胶丸能行气活血,温胃舒胶囊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患者。中药疗程通常需8-12周,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以增强疗效。
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每日摄入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咖啡因及高脂饮食。每周进行3-4次散步或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厘米可减少夜间反流。定期胃镜复查有助于评估黏膜修复情况,出现呕血或柏油样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