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血管狭窄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外伤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可降低血压负荷,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糙米,限制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适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有助于平衡电解质。
2、控制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能有效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适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作为辅助用药,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3、介入治疗:经皮肾动脉血管成形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段改善血流。金属裸支架或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可维持血管通畅性,术后需持续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4、外科重建:主肾动脉搭桥术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进行血运重建。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于局限性粥样斑块,需联合肝素抗凝预防血栓形成。
5、病因治疗:大动脉炎患者需长期服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控制炎症。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可尝试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进展。
日常需戒烟限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监测晨起血压和尿量变化,每3-6个月复查肾动脉彩超。突发剧烈腰痛或血肌酐升高超过30%需急诊就诊,警惕肾梗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