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萎缩可通过多奈哌齐、美金刚、卡巴拉汀等药物改善认知功能,辅以奥拉西坦、胞磷胆碱等神经营养药物。脑萎缩通常由神经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疾病、遗传因素、慢性酒精中毒、缺氧性脑损伤等原因引起。
1、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降解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萎缩的认知障碍,卡巴拉汀对轻中度痴呆患者更具针对性。这类药物需持续使用3-6个月才能评估疗效,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2、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适用于中重度脑萎缩患者,能调节谷氨酸能神经传递。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用可增强疗效,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和便秘。
3、脑代谢激活剂:奥拉西坦促进脑细胞ATP合成,对血管性痴呆引起的脑萎缩效果显著。胞磷胆碱可修复受损细胞膜,改善卒中后脑萎缩患者的注意力障碍。需连续使用2-3个月方能见效。
4、抗氧化治疗:维生素E联合司来吉兰可延缓神经退行性病变进程。银杏叶提取物EGb761能改善微循环,对年龄相关性脑萎缩有神经保护作用,但需警惕与抗凝药物的相互作用。
5、对症治疗药物:氟西汀等SSRIs可改善脑萎缩伴发的抑郁症状,喹硫平能控制精神行为异常。针对脑血管因素可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但需监测出血风险和肝功能。
日常应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三文鱼、蓝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配合认知训练可延缓病情进展。睡眠时保持侧卧体位减少舌后坠,定期进行脑电图和MMSE量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