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穿刺可通过超声引导穿刺、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完成。该操作可能由胎儿染色体异常、宫内感染、遗传代谢病、母体高龄妊娠、胎盘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
1、术前评估:孕妇需接受超声检查确认胎盘位置、胎儿状态及脐带血管走向。医生评估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等基础情况,排除穿刺禁忌症。Rh阴性血型孕妇需提前备好抗D免疫球蛋白。
2、消毒定位:孕妇取仰卧位,超声探头确定脐带根部最佳穿刺点。碘伏溶液大面积消毒腹部皮肤,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后采用22G穿刺针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针。
3、穿刺采血:穿刺针抵达脐静脉后抽取1-2ml脐带血,立即注入抗凝试管。若取血困难可调整针尖角度,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脐带血肿。操作全程监测胎心率变化。
4、样本处理:采集样本需在30分钟内送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检测或病毒学检查。实验室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快速筛查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5、术后观察:穿刺点按压止血后敷贴无菌纱布,监测胎心及宫缩2小时。嘱孕妇避免剧烈活动24小时,出现阴道流血、胎动异常需立即返院复查。
脐带血穿刺后建议每日摄入60g优质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适量食用菠菜猪肝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两周内避免盆浴及游泳。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