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尿培养、膀胱超声、膀胱镜检查、CT检查等方式诊断。该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激素变化、化学刺激等原因引起。
1、尿常规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尿常规操作简便快捷,适合作为初筛手段,但无法明确具体致病菌类型。检查前需清洁外阴,留取中段尿以提高准确性。
2、尿培养检查:将尿液样本置于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该方法对复杂性膀胱炎或反复发作患者尤为重要,能指导精准用药。检查前需停用抗生素3天,避免假阴性结果。
3、膀胱超声:采用高频声波成像观察膀胱壁厚度、残余尿量及是否存在结石肿瘤。无创检查适合孕妇儿童,可发现膀胱容量减少、黏膜水肿等典型改变。检查前需憋尿使膀胱充盈。
4、膀胱镜检查:通过尿道插入内窥镜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病变。适用于血尿反复发作患者,能清晰辨别间质性膀胱炎、膀胱肿瘤等特殊类型。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需增加饮水量。
5、CT尿路造影: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显示整个尿路结构。对鉴别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等上尿路疾病具有优势,能评估并发症情况。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选择此项检查。
预防膀胱炎需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推荐饮用蔓越莓汁或淡竹叶茶等利尿饮品。避免久坐憋尿,每2小时排尿一次有助于冲刷尿道。穿着棉质透气内裤,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可尝试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