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斑贴试验、食物回避激发试验等方式查明过敏原。过敏反应多由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霉菌孢子、特定食物等常见物质触发。
1、皮肤点刺试验:将微量可疑过敏原液体滴于前臂皮肤,用点刺针轻刺表皮,15分钟后观察局部风团反应。该方法快速直观,可同时检测数十种过敏原,但对皮肤划痕症阳性者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测试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物3天。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抽取静脉血检测特定过敏原对应的IgE抗体水平,适用于皮肤试验高风险人群或服用抗过敏药物者。检测项目包括户尘螨、蟑螂、猫狗皮屑等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准确度达85%以上,但成本较高。
3、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控制环境下让受试者吸入梯度浓度过敏原提取物,通过肺功能监测判断气道反应性。该检查能直接证实过敏原与哮喘发作的因果关系,但存在诱发严重发作风险,需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进行。
4、斑贴试验:将过敏原贴敷于背部皮肤48小时,主要检测金属、橡胶等接触性过敏原。适用于怀疑职业性哮喘或合并接触性皮炎患者,阳性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需与刺激性反应鉴别。
5、食物回避激发试验:先严格回避可疑食物2-4周,症状改善后逐步重新引入观察反应。适用于鸡蛋、牛奶等食物过敏筛查,需详细记录饮食日记,激发阶段可能出现延迟性哮喘发作,建议在医院监护下进行。
明确过敏原后应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日常注意保持室内湿度50%以下,每周用60℃热水清洗寝具,高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饲养毛绒宠物。建议进行游泳、太极等增强呼吸功能的运动,饮食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等控制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