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近视可通过光学矫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但无法完全治愈。其发生与眼球轴长过度增长、视网膜变薄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
1、光学矫正: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可改善屈光不正,但无法阻止眼轴增长。高度数患者需选择高折射率镜片,定期复查视力变化。渐进多焦点镜片对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有一定作用。
2、药物控制: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缓儿童近视发展,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眼底微循环,口服叶黄素补充视网膜营养。药物需配合定期眼底检查。
3、后巩膜加固术:通过植入生物材料加强后部巩膜强度,适用于快速进展的青少年病例。手术可减缓眼轴增长,降低视网膜脱离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4、黄斑干预:抗VEGF药物注射治疗黄斑新生血管,光动力疗法封闭渗漏病灶。晚期患者可采用黄斑转位手术,但视力改善有限。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
5、并发症管理:视网膜裂孔采用激光光凝术预防脱离,已发生网脱需玻璃体切割手术。定期OCT检查监测黄斑结构,避免潜水、拳击等高风险活动。
日常需控制用眼时间,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饮食补充深色蔬菜、蓝莓等富含花青素食物,避免高糖饮食。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及眼底照相,建立完整的屈光发育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