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属于皮肤科或外科诊疗范畴,具体分诊需结合感染程度和并发症情况判断。
1、皮肤科处理:甲沟炎早期表现为甲周红肿热痛,皮肤科可通过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控制浅表感染。对于真菌性甲沟炎,需联合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环吡酮胺。
2、外科干预:当形成甲下脓肿或嵌甲时需外科处理。常见术式包括部分甲板切除术、甲缘楔形切除术,严重者需拔甲治疗。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继发感染。
3、分诊原则:无化脓倾向的轻度炎症首选皮肤科;出现波动感、脓液积聚或反复发作建议外科评估。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尽早转诊外科。
4、鉴别诊断:需与银屑病甲、甲癣、化脓性指头炎区分。皮肤科可进行真菌镜检、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外科通过影像学排除骨髓炎可能。
5、联合诊疗:慢性甲沟炎常需多学科协作,皮肤科负责药物管理,外科处理结构异常,内分泌科调控基础疾病。嵌甲患者可能需矫形外科制作甲板矫正器。
日常需保持足部干燥透气,避免修甲过深或穿窄头鞋。急性期可每日用温水浸泡患指,水中加入少量碘伏或高锰酸钾。修剪指甲时应留出1-2毫米白色边缘,呈平直形而非圆弧形。运动时选择宽松透气的运动鞋,跑步等冲击性运动可加装减压鞋垫。饮食注意补充锌牡蛎、牛肉、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促进伤口愈合,血糖异常者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