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息肉可通过经尿道电切术、输尿管镜切除术、开放性手术、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输尿管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尿路结石摩擦、先天性发育异常、长期导尿管留置、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1、电切治疗:经尿道电切术是常见微创方式,适用于带蒂息肉或直径较小病变。手术通过电切环精准切除病灶,术中同步电凝止血,术后需留置导尿管3-5天。该方式创伤小恢复快,但存在复发可能。
2、腔镜切除:输尿管镜切除术适用于输尿管中上段息肉,采用硬镜或软镜配合钬激光/铥激光汽化切除。术前需进行CT尿路成像定位,术中注意保护输尿管粘膜,术后可能需放置双J管2-4周防止狭窄。
3、开放手术:适用于巨大息肉或合并复杂尿路畸形病例,包括输尿管部分切除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等。手术需切开腹壁逐层进入,能彻底切除病灶但创伤较大,术后需住院观察7-10天。
4、药物控制:对于炎性息肉可尝试抗生素治疗,常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伴有血尿时可用氨甲环酸止血,疼痛明显者可配合双氯芬酸钠栓剂。药物治疗需持续2-4周并复查膀胱镜。
5、随访监测:对无症状小息肉可暂不处理,每3-6个月进行超声复查。随访期间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及剧烈运动。若出现腰痛、血尿或肾功能异常需及时干预。
患者术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西兰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骑马、自行车等压迫会阴部的活动。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洗澡选择淋浴方式,注意观察排尿颜色和尿量变化。定期尿常规检查和泌尿系超声应作为长期随访项目,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