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金霉素眼膏可通过清洁双手、正确掰开眼睑、适量涂抹、避免污染管口、规范使用周期等方式治疗。盐酸金霉素眼膏通常由细菌性结膜炎、睑缘炎、麦粒肿、角膜炎、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
使用前需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避免将病原体带入眼部。指甲应修剪圆钝,防止划伤眼睑或角膜。揉搓双手至少20秒,重点清洁指缝和腕部,擦干后避免接触其他物品。
用左手食指轻压下睑皮肤,拇指将下睑向下牵拉形成囊袋。右手持药膏管,管口距眼睑1厘米,避免直接触碰眼球或睫毛。头部稍后仰,视线向上注视固定点,有助于暴露结膜囊。
挤出约5毫米长的膏体置于下穹窿结膜囊内,眨眼数次帮助药物分布。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视力短暂模糊,多余药膏可用无菌棉签从内眦向外眦轻轻拭去。每日2-3次,严重感染可每3-4小时一次。
每次使用后立即旋紧管盖,存放于阴凉干燥处。管口不可接触眼睑、睫毛或任何物体,防止细菌污染。若药膏出现颜色改变或分层,应停止使用并更换新药。
细菌性结膜炎通常连续使用5-7天,麦粒肿需用药至硬结消退。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耐药性或二重感染,症状加重或持续3天无改善需就医。术后预防感染需遵医嘱使用7-10天。
使用期间避免佩戴隐形眼镜,游泳后需重新用药。配合温热敷可促进睑腺炎吸收,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出现眼睑水肿或皮疹应立即停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药膏可能使角膜接触镜染色,治疗期间建议更换框架眼镜。储存温度不超过25℃,开盖后有效期通常为4周。